光华讲坛——社会名流与企业家论坛第6792期
主题:An AI-Assisted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Innovativeness in Small Business用于提升小企业创新能力的人工智能辅助框架
主讲人: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商学院 克里斯·米尔科夫斯基副教授
主持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金融系系主任 王俊教授
时间:9月19日13:30-14:30
地点:柳林校区通博楼d301会议室
主办单位: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研处
主讲人简介:
米尔科夫斯基副教授任职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商学院信息系统与商业分析系。他在香港城市大学获得信息系统博士学位,并曾在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新西兰担任多个学术职位。米尔科夫斯基副教授目前是迪肯商学院负责国际合作交流的副院长。他的研究重点是数字创新,涵盖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1.信息技术的采纳与使用;
2.社交媒体与社交电商中的信息共享行为;
3.小型企业中的开放式创新;
4.学术研究传播的替代表达形式。
他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访谈、二手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已在多个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包括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MISQ Executive、Small Business Economic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Internet Research、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IEEE IT Professional以及CSCMP's Supply Chain Quarterly。此外,他的研究也被接收并在多个国际知名会议上展示,如:
AOM(美国管理学会会议,CORE 评级:A*);
ICIS(国际信息系统会议,CORE 评级:A*);
HICSS(夏威夷国际系统科学会议,CORE 评级:A);
PACIS(亚太地区信息系统会议,CORE 评级:A);
AMCIS(美洲信息系统会议,CORE 评级:A);
ACIS(澳大利亚信息系统会议,CORE 评级:A)。
他还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的顾问编辑委员会成员。米尔科夫斯基副教授曾以首席研究员(CI)身份成功申请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的Discovery Project(DP)项目(2023–2025;还曾以共同首席研究员(Co-PI)身份参与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2018–2020)。他还曾与中国金融行业的小型企业(如优果网络公司)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并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新西兰)与RMIT大学获得三项校内和校际研究资助。
内容提要:
人工智能在创新中的角色: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ML)和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GPT),已经改变了产品创新的格局。人工智能解决的挑战:小型企业在生成和筛选解决方案方面通常面临耗时且不一致的方法。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示例:像 Optimove 和 Zymergen 这样的公司利用人工智能进行个性化营销、加速材料发现以及可持续产品开发。目标:提出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辅助创新框架,将人工智能整合到小型企业的产品创新过程中。双钻模型:一种结构化的问题解决与设计方法,通过四个阶段引导创新过程:问题表述、问题筛选、概念生成与概念筛选。模型的适应:人类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HAIAI)框架将该模型进行适配,整合人工智能以增强问题表述与解决方案生成的能力,同时保留人类专家在筛选任务中的主导作用。
四个阶段概览:
1.人工智能辅助的问题表述;
2.人类专家的问题筛选;
3.人工智能辅助的解决方案生成;
4.人类专家的解决方案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