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均衡发展与流动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网络探索

时间:2024-05-24         阅读:

光华讲坛——社会名流与企业家论坛第6538

主题:多中心均衡发展与流动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网络探索

主讲人:周璇 研究员

主持人:姚常成 副教授

:5月31日 18:30-19:30

举办地点:线下:诚正楼1600;线上:腾讯会议838-428-192

主办单位:经济学院 科研处

主讲人简介

周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粤港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同济大学、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双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擅长区域战略、城市发展战略、人口城镇化、数据分析等。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国外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专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大湾区协同规划与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毕业后一直就职于中规院,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发表多篇专业论文和参编专著。参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群空间规划与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课题,负责进行城镇群内部流的空间经济联系分析研究,本课题获2017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此外,项目《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1-2025 年)》获全国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二等奖;项目《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发展策略规划》获2021年度深圳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课题《国外特大城市新城发展历程与治理经验借鉴》获2018年度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项目《张家口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及战略研究》获2017年度河北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参与专著《中国城市群的类型和布局》、《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城市发展规律——知与行》、《规划新芦山》、《中规智库年度报告2023》等。

内容简介:

本讲座将围绕“多中心均衡发展与流动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网络”这一主题,深度挖掘德国城市体系的多中心均衡发展模式,并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功能多中心与形态多中心构建上的异同与启示。德国,无单一全球城市却能维持世界经济领先地位,其城市网络呈现出的劳动分工精细、专业化协作紧密以及交通网络高度发达等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合作型高效可持续全球城市的典范。德国城市体系的成功案例,不仅证明了多中心布局对于促进区域竞争、降低成本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彰显了其在全球高端产业中的竞争优势。转而聚焦中国,借助全国13个城市群的实证研究,运用多维数据分析手段,特别是基于“流”的视角(涵盖交通流、信息流等),来测度这些城市群内部的功能多中心性与外部形态多中心的匹配情况。通过数据表征与比较分析,旨在梳理出中国城市群特有的多中心网络类型,评估其在促进区域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与应对城市化挑战方面的能力。

结合德国的成功经验与中国城市群的具体探索,不仅为理解多中心城市网络如何驱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福祉提供新的视角,也为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师及研究人员在面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挑战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共同推动构建更加均衡、更具区域竞争力的城市格局。

最新信息

西南财经大学  版权所有 webmaster@swufe.edu.cn     蜀ICP备 05006386-1号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087号